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副主任赵志昌
李家祥局长在今年的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作了《中国民航人要为建设民航强国而努力奋斗》的重要讲话,首次全面阐述了民航强国建设的意义、作用、目标、战略、途径和保障措施。这是一份指导民航强国建设的纲领性文献,为全体中国民航人指明了方向。李局长在讲话中谈到,要推进民航科技创新,为民航持续发展提供支持。民航强国建设离不开强有力的科技支撑,物联网的兴起为实现民航强国目标提供了重要手段。
物联网的概念
近一段时间,借助温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,“物联网”三个字犹如一股强劲的春风,迅速吹遍了祖国大江南北、黄河内外,成为当前最热门的科技名词,真有“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”的景象,让人不得不驻足细观,一探究竟。
什么是物联网?物联网是怎么回事?到目前为止,物联网还没有明确的官方定义,在温总理的报告中,有一句简洁的描述——“它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”,指出了物联网的网络属性特征。但是在业界,物联网概念的真正提出可以追溯到十年以前。 1999 年,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上, EPCglobal 组织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,即:通过射频识别( RFID )、红外感应器、全球定位系统、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,按约定的协议,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,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,以实现智能化识别、定位、跟踪、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。物联网概念正式提出后,吸引众多专家学者和机构进行探讨和研究,促进了物联网理念和技术的飞速发展。经过十年的时间,业界对物联网又有了更深的认识。随着技术的发展,传感器已不仅仅限于以上提到的这些设备,对互联网的理解业界也更加宽泛。
物联网可以分为三层架构:最底层是感知层,通过各种传感器,实现对物的状态或行为的感知或控制,中间是传输层,包括各种以有线和无线为介质的通信网络实现互联互通,负责传输有关物的采集信息或控制指令(指令也是一种信息);顶层是管理和应用层,可以对采集来的信息进行处理,并有可能发布指令去控制物的状态或行为。
物联网具有三个特点:一是全面感知,即利用各种传感器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有关物的信息,也可以控制物;二是可靠传输,依靠强大的互联互通网络,可以把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到所有关注的用户端;三是智能处理,可利用当前最新技术(包括云计算、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),对海量的数据及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,对物实施智能化的控制。
作者:赵志昌 编辑:乔彦雪  关健字: